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媒介宝库栏目--->媒体杂谈-->详细内容
几本商业财经杂志的比较
作者:佚名 日期:2002-7-31 字体:[大] [中] [小]
-
《销售与市场》、《商界》、《智囊》这三本杂志是我每个月都要买的杂志,每到月底,把三本买全,我才会心安。10年前在南京短暂的某商业杂志编辑的从业经历,使我对三本杂志有时候会带有一些苛刻的目光,现在把它们作个简单对比。
《销售与市场》,郑州的,120页,定价7.5元,到今天共111期。《商界》,重庆的,124页,定价6.5元,到今天102期。《智囊》西安的,88页,定价5元到今天90期。看官,您可能心里已经在做对比,等等,话没说完,页数这里面有道道,《销售与市场》最后的广告页是37页,《商界》广告页也是37页,《智囊》广告页只有7页,简单数学题算算就知道,我们实际上到底看了多少真正你想看的东东。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广告上,《智囊》处于很大的劣势。
《销售与市场》的定位是“大型营销实战月刊”,“实用性、专业性、权威性、国际性”,说实话,我感受较多的是专业性和权威性,实用性少了点,国际性,没有感觉。《商界》没看到他们的广告词,只在封面看到“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杂志之一”。《智囊》是“商务月刊”,“新观察,新方法,新力量”。每个杂志由它们的定位,到它们文章多少能看到一些端倪。
《销售与市场》的网站是www.emmo.com.cn,有网络BBS,但还是处于萌芽状态;《商界》的网站是www.shangjie.com,没有网络BBS;《智囊》的网站是www.brains.com.cn。不知道有时候为什么会打不开。有点遗憾地是,这些杂志没有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使自己的杂志产生互动和倍增效应。一段时期,许多人以为中国营销传播网(www.emkt.com.cn)是《销售与市场》的网站,可惜,不是。
《销售与市场》栏目划分为三块战略、实务和个案,定位很好,简单凝练,只是透过文章来看这三个版块划分有点牵强,也许多划分几个版块会减少框框,使得《销售与市场》最大的弊端——缺乏灵活性得到缓解。看官,您甭急,我看到它分栏目,分栏目是随大栏目走的,没用。
《销售与市场》之所以有问鼎中国营销类杂志的感觉,可能和它战略栏目里高质量的文章有关系。以2002年第6期为例,关于价格战这个中国营销领域争论不休的课题,《销售与市场》从正反两方面给你找到有关文章。
《销售与市场》在权威性和专业性之余,始终让我没感觉到它的实战性,它的实务和个案里找不到多少很鲜活的可读性很强的案例,更多地是理论上的探讨和说教。探究原因,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这和这个杂志的作者群有关系。
《销售与市场》的作者队伍里充斥着中国智业界的大腕小腕,每期都能发现一大把,我有点搞不懂,他们这些腕怎么还把持着这个杂志,孜孜不倦地挡着后辈的路,去赚取几个稿费或者再加大知名度?他们这些企业外脑又如何真正谈上是营销实战?!《销售与市场》的编辑们也津津乐道地每期都编发这些腕的文章,相互默契配合。
我想,“大型营销实战期刊”只有有了真正一大批那些来自市场一线各级区域经理们写地真实生动的文章,才无愧于这个称号,才会更多地吸引这个杂志真正的读者群,才会更上一层台阶。
《商界》我没找到它的定位广告词,所谓“发行量最大之一”算不得定位。《商界》的文章很有意思地是走两极分化,视点栏目提纲挈领地站在很高的高度,比如2002年第6期视点栏目谈上市问题。然后,《商界》杂志迅疾转向另一个极点“财经小品文”。“财经小品文”是我创造的词,我不知道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商界》不惜篇幅拿出一大部分纸张刊登“商界故事”和“商旅”,很鲜活,可读性很强。虽然给人感觉档次低,但这样的定位有它可观的读者群。每个商界中人,都是很好奇地想知道别的同道是怎么活的。因为是这样的定位,纵览作者队伍,我们会发现经常是陌生的名字。
《商界》可能是,我凭记忆,可能是中国财经杂志中较早大发封面明星的期刊杂志。到这一期,《商界》创刊102期了,不知道《商界》是不是推出了102位商界英雄,正是《商界》这个富有特色的形式,成为许多商业杂志效仿的楷模。
《智囊》定位是“新观察,新方法,新力量”,的确在《智囊》杂志上我感受更多地是一种尖锐,一种用深入成就深度的力量。《智囊》的文章有点象《南方周末》的大胆和辛辣,直面商业,无所畏惧。在这段时间里,《智囊》连续发了多篇好文,从脑白金、旭日升到郎酒、科龙和联想,深刻揭示这些企业的方方面面,客观理性,有理有节地分析,好不过瘾。
细品《智囊》作者群,几个杂志社固有的编辑记者和社会上来自市场一线的写手,感觉这支队伍岁数不会很大,但充满朝气和锐气。恩,《智囊》这样办下去,会吸引很多人的。让人有点遗憾地是,《智囊》没有解决好发行问题,终端铺货率不是很高,买《智囊》杂志还比较困难。